备课三备指的是什么(备课六备指什么)

百科 0 495

备课三备指的是什么(备课六备指什么)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嘛!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来讲,备课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

青年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所要教学的知识,生怕出现知识性错误;其次关注的是讲述的语言,尽量做到准确、科学、流畅。一句话,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备课的重点转移到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能做到换位思考,尽量按照学生的要求来满足学生,希望做好新旧知识的巧妙有机衔接,使知识的呈现既有逻辑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这种关注有所进步,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含有许多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和成分。

在具备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后,备课的侧重点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

现以我的课堂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教学化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我在课前只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简单梳理了一下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留意了一下重点和难点:两个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大体考虑了一下教学的方法:由实例归纳得出结论;重点思考:如果学生出现了疑问该怎样解决?如何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怎么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我知道我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强,基础又较差,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理解理论性强的知识的能力较弱,但学生在课堂上究竟有怎样的表现,我在并不乐观的基础上确也无法准确预测,我只是给自己心理暗示:一定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然后在课堂上随机应变。

课前5分钟,我迈步走在通往教室的路上,而脑子并未清闲,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推门走进教室,看见胖乎乎的张积慧,我一下子有了导课的话题。以下是我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谈话式激趣,引入课题

上课铃声响了,正式上课。

我望着张积慧问:“午饭吃一份热菜和几个馒头?”张答:“3个。”我顺着往下引:“你吃一个馒头和吃到三个馒头时,肚子的饥饱状态有什么不一样?” 张说:“吃一个馒头不饱,吃到三个馒头时饱了。”我含笑点点头,接着说:“这个话题跟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我们今天就学习关于溶液有没有吃饱的问题,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师:按照刚才的话题,就张积慧这个人,就张积慧这个人的胃,张积慧还要吃,说明未饱;张积慧不吃了,表明已饱。如果一种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原溶质,那么就像人吃饱一样,该叫饱和溶液;若不能再溶解原溶质,就叫不饱和溶液。那么,严格地讲,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呢?

第二个环节:演示实验,归纳概念

实验一 室温条件下,在10mL水中: ⑴加入2gNaCl,溶解不见了;⑵再加2gNaCl,杯底出现不能溶的固体;⑶加入20mL水,剩余的NaCl溶解了。

实验二 室温条件下,在10mL水中:⑴加入5gkNO3, 杯底有不能溶的固体;⑵给烧杯加热,发现剩余的固体都溶解了;⑶给烧杯降温冷却,杯底有晶体析出。

两个实验中,学生都能感性而又准确地判断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后,我提出问题:实验一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受了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们起先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角度回答。我想,这就是课前考虑的学生反应!我赶忙从实验中的重要词语“加NaCl”、“加水”引导,学生很快明白:受了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影响。对于实验二,无需我多言,学生轻松得出:改变温度,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到此,两种溶液概念的形成便水到渠成,我只是强调了概念中“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个环节:总结转化的方法

完成了第二个环节,学生已从感性上接受并认可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够相互转化的事实,也从前两个实验中初步认识了转化的一些方法。

我概括性地给出转化的三条思路:可从溶质的量、溶剂的量、温度三方面来考虑。学生很快得出: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减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就如何减少溶剂却不知怎样办,我的点拨只有四个字“蒸发溶剂”。学生们很快也认识到: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减少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学生出现学习的困难,有些时候是由于对旧知识“未吃透”,显然,“减少溶质”的错误就源自对溶液的均一性理解的偏差。面对此种情况,我引导回忆: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在溶剂的分子中,体现出溶液的均一性,溶质和溶剂成比例地减少是可以的,怎么能单独减少溶质呢?学生恍然大悟!

反观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我备课所追求的中心点------——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备兴趣的激发,备教学重点的突出方法,备难点的突破方法,备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备知识的呈现方式,备课堂的提问技巧,备教师的引导方式,备课堂中学生问题的生成和处理方式等等,这些应成为备课的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