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营销的本质)

指南 0 594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营销的本质)

内容摘要:本篇文章讨论了营销的本质相关内容,营销的本质就是有利可图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理解这句话了?有利可图就是要比竞争对手更高效。满足消费需求就是满足未被满足的需求。营销核心要做好的两件事情一是做需求研究,二是提升营销的效率(包括品牌、渠道、传播的效率)。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提到营销映入脑海的就是那些贩卖“金点子”,能将稻草卖出黄金的价格,能把一切贩卖出去的一项“武功秘籍”,一切东西皆可营销不假,例如产品、服务、事件、体验、人物、地点、财产、组织、信息、观念等等都可以营销,但是营销不是把稻草卖出黄金的价格,他是帮我们做出好卖的产品,然后在把好卖的产品卖出去。因此,营销的起点是从用户处挖掘需求,然后制造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最后再卖给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产品的公司获得了相应的利润,用户得到想要的产品,从而在价值交换的同时双方各自获得利益。营销这么强大,营销的本质该如何理解?营销是不是就是销售,他跟销售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会困扰我们,那么要理解营销的本质,首先需要搞明白营销的定义。

营销的定义

关于营销业界有好多人下定义,但主流的主要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彼得.德鲁克,以及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下面来看看几种主流定义的区别: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的顾客、客户、合作者和整个社会有价值的市场供应物的一种活动、制度和过程。

社会定义(营销在社会中的角色):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可以通过创造、提供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得他们的需求。

彼得.德鲁克的定义:市场营销的目标就是让销售变得多余。市场营销需要很好地了解顾客,以让产品适合顾客并实现自我销售。理想情况下,市场营销应该让顾客产生购买意愿。随后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足够的产品和服务。

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有利可图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上面彼得.德鲁克说市场营销的目标就是让销售变的多余,从而引申出营销与销售的关系并不是等于的关系,而是包含的关系,营销除了销售外,还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广告等内容。从这个点上也能看出营销对于一个公司确实非常重要。

以上几类营销的定义虽然都代表了主流的声音,但是简单的定义才是最有力量的,因为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也就更容易被应用。要记住营销的定义记住有利可图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这句话就够了。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了?有利可图就是要比竞争对手更高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就是满足未被满足的需求。

搞清楚了营销的定义,接下来的疑问是4P和4C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关系?毕竟经常听到人们开口4P,闭口4C的,好像很玄乎的东西。接下来讨论下4P与4C。

4P与4C的关系

首先需要搞明白4P营销是什么?

4P营销理论:就是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促销( Promotion)、渠道(Place ),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所以简称“4P“.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1953年尼尔.博登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术语。1960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在《基础营销》一书中将这些要素概况为4类。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

4C又是什么了?

4C营销理论:1990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朋教授在《4P退休4C登场》专文中提出了与4P相对应的4C营销理论。4C即顾客(Customer)、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业界比较“主流“的说法是4P理论是站在企业的视角,4C理论则站在用户的视角,互联网时代被炒热的用户思维更是助推了一把4C营销理论。实际上4P理论是包括4C理论的内容的。因为在制作产品时就需要从顾客那里去洞察需求,然后才是制作产品,第二个P的价格也会做成本的考量,不可能脱离成本而胡乱定价。第三个P促销也会包括方便,只有方便顾客的促销才是好的促销。同样第四个P渠道也会包括沟通,并不仅仅是卖货的渠道,这里的渠道也有沟通的渠道,因此,沟通的顺畅度当然也是渠道的一个衡量指标。

4C理论更多是纯理论界的产物,实际上并没有在营销方面提出根本性的改变。

搞清楚了营销的定义以及4P和4C的关系后,接下来讨论下营销系统长什么样子,摸鼻子摸尾巴不如看看整个大象,能更加看清楚全貌。

营销系统

简单的营销系统由行业(卖方集合)、市场(买方集合)以及中间的传播、产品/服务、货币/价值和信息组成。行业可以理解成各个企业的集合,例如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电力行业,就包括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厂以及传输网络等。市场则可以理解为各类用户的集合,同样是电力的例子,对应到用户有普通的个人家庭用户,也有企业用户。这些用户的集合构成了买方市场。行业和市场这两大主体在交换(营销的唯一主题)的过程中就有了传播、产品/服务、货币/价值以及信息等活动。行业要向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传播,要不用户不知道企业,也就无法提供货币和价值给企业,也不会与企业发生信息的交互。从下面这张图就能很清晰的理解营销这个系统。

搞清楚了营销系统,最后还需要搞明白营销的模型,毕竟要快速的将营销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我们只能记住简单的框架,因为脑子有限嘛,我这样的脑瓜更加有限,基本只能记住5个以内元素的模型。

营销的模型

从上面的营销系统中可以看到营销的一些关键要素:市场里面的顾客(需求)、传播、渠道(信息需要渠道做支撑)、以及在产品(服务)和货币(价值)交换时有品牌的支撑能让顾客更快的做决策。所以营销的核心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洞察出顾客需求后,要通过产品的打造来有利可图的满足顾客,企业需要做的是动作包括品牌---来帮助顾客提高决策效率,渠道---帮助顾客提高购买效率以及传播---帮助顾客提高感知效率。下图的金三角模型很好的描述了营销的模型。

从上面的模型中可以看出营销核心要做好的两件事情一是做需求研究,二是提升营销的效率(包括品牌、渠道、传播)。

纯理论的描述还是不容易记住,要是能有案例的讲解就好了。

应用篇--案例分析 1、小米

小米自2010年成立以来,成长非常迅猛,短短几年就成长为了千亿美金的企业,雷军的风口论更是引发大众的追捧,从营销的视角能更好的看出小米的价值。一个是小米做的需求研究,当时市场上有大量的山寨机,深圳华强北更是山寨手机的集散地,小米洞察到顾客有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特别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当时华强北的手机虽然火爆,但是产品的质量一般,质量好的苹果价格又太贵,魅族刚刚兴起的产量尚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彼时知道魅族的人还不多,这就延伸到营销的另一个问题要提升效率,小米通过互联网去掉传统的线下渠道,大大提升了顾客的购买和感知效率。通过产品的高性价比、口碑营销的方式逐步占领市场后形成的小米品牌进一步帮助顾客提升决策效率。从小米的案例中可看出,雷军将营销的本质在手机的开发、传播和售卖各个环节使用得淋漓尽致。

看了成功的案例,也得看看失败的案例,这样才能理解更深刻。

2、恒大冰泉

2013年11月10日上午,在恒大亚冠夺冠的第二天,恒大集团在广州总部举行了恒大冰泉的上市发布会,彼时恒大冰泉风光无限,通过布天盖地的广告向大众进行传播,还用了时任恒大主帅的里皮做广告代言人。但恒大冰泉并没有做好顾客的需求研究,虽然使用了名人,烧了大量的广告费,但并没有提升营销效率,也不能给顾客恒大冰泉的品牌认知。烧了40亿后也被迫甩卖。从恒大冰泉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市场还是会淘汰没有价值的行业用户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