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_大学之道_(大学之道完整版)

指南 0 58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的目标: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具体实践方法:

心知止而后心有定,心定而后心能静,心静而后心能安,心安而后心能虑(这是最最重要的部分,但却从来没人提及过),心虑而后心能得。

高二_大学之道_(大学之道完整版)

大学之道的核心:“虑”。

怎么“虑”?止、定、静、安,而后虑。

“虑”的结果:得。

这就是大学之道完整且具体的实践方法。也是古今中外成圣入贤的不二法门。下文“格物”的解释,必须符合大学之道的实践方法,否则即是篡改 、编造假说,误导世人。我将在《格物致知》中详解。

从大学之道的方法来看,理学和儒家以及中华文化完全不搭边。一个向外寻找,像西方文明那样;一个向内寻,子曰“内省”“修己”“反求诸己”。所以,理学不属于中华文明。我将在《理学不属于中华文化》中详解。

这里面出现了我们中华文明最最重要的方法论:心虑,也可以叫“悟”“参”。它和西方文化的“脑思”完全不同,不在同一个维度中。如果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么,人类一“心虑”,上帝则会肃然起敬。差别就是这么大。我将在《灵感的来源》中详解。所有灵感皆来自于“心虑”,而非“脑思”。

大学之道的实践方法,句句不离“心”。一直搞不明白,到了宋代,一些知识分子怎么就搞出了个向外“穷理”的理学这样假说呢?

注意,我此处说的是“宋代的一些知识分子”,而不是宋儒。识字、会写文章、能言善辩、脑袋灵活,即使拿着儒家经典到处讲,也不能都称为“儒者”吧。要真如此,那现在各路文化学者、专家,还有所谓的“新儒家”,可不得了了。他们比古代知识分子更厉害,不仅懂外文,还会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但是这些人方向都搞不明白,门都没入,研究再多也枉然。

当宋代的知识分子,虚构编造出理学假说之后,宋儒立即驳斥它们“心即理”。仅此三字——大学之道的精髓、儒家的核心,就已经完全彻底地将理学假说推倒证伪。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后世依然将理学假说奉为正统,取代儒家,鸠占鹊巢。饮鸩止渴,人民自然麻木僵化,失去了心中原有的力量与智慧,没有了心的活力,没有了开放、广阔深邃的心,国家自然衰败,乱象频出。

是为明、清之哀,以至今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