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杠的意思和来历(敲竹杠的意思是多少)

指南 0 565

敲竹杠的意思和来历(敲竹杠的意思是多少)

文/林岩

“敲竹杠”,就是某人(或某群体)利用对方的弱点、短处,进行敲诈勒索,从中渔利,也有趁机哄抬物价的意思。

最早见于《官场现形记》一书:“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第一种说法认为:古时候从事运输行当的民工常用的工具为竹杠,他们常常把辛苦挣到的血汗钱藏在竹杠里边,工头、痞子、恶霸敲击竹杠,就能知道里边有多少钱,于是趁机勒索。

第二种说法认为源自上海话,清末学者孙锦标考证称:“《金陵杂志》:‘敲钉锤,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上海谓之‘敲竹杠’是也。”

敲钉锤,又称敲竹竿,意思是以不当的方式榨取钱财,上海方言称作“敲竹杠”。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九月初一出版的《申报》曾连续刊登《春申浦竹枝词》,其中有一首诗——“聚党流氓号拆梢,频将竹杠遇人敲。无端良懦遭诬讼,不剥衣衫便夺包。”

诗作者在注释中解释说:“沪上流氓、红头人以‘拆梢党’目之。”这里的“红头人”亦称“红头阿三”,即租借地洋人雇用的印度巡捕。

旧上海有很多洋人的租界地,雇用“红头阿三”,这些阿三就和街头痞子流氓组成“拆梢党(敲诈团伙)”,对孤身行走的平民百姓进行百般纠缠,敲诈勒索,俗称“敲竹杠”。

第三种说法认为起源于走私行为,清朝末年,走私鸦片犯罪极为猖獗,一些水上的走私贩为躲避关卡的查验,就把鸦片藏匿在竹篙之中,随着船只运往各地进行贩卖。

某一天,有一艘商船抵达绍兴某处码头,官府的缉私人员上船检查,没有查出鸦片。此时,有个师爷叼着长烟杆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到船老大的身边。

师爷用烟袋锅敲击船老大的竹篙,表面看上去像是在敲烟灰,实则在暗示船老大,意思是自己已经知道竹篙中有猫腻了。

很多人都没啥反应,只有船老大脸色骤变。

船老大使眼色暗示师爷,两人悄悄来到后舱,船老大从怀中取出很多银子,塞给师爷,师爷会意,收下银子之后,就不再敲击竹篙了。

师爷没有揭发船老大,缉私人员扫兴而归。此后,民间就把勒索钱财的行为称作“敲竹杠”。

第四种说法认为起源于商场,清朝末年的时候,市场上一些小额生意多以铜钱为主,商铺常常把铜钱放在竹筒中,晚上闭店的时候开始盘点。

上海有一家商铺,店主为人贪婪狡诈,有陌生顾客光顾的时候,他就敲击装铜钱的竹筒,暗示伙计提价。此后,这种行为就被称作“敲竹杠”。

第五种说法认为源自明末农民军,明朝末年,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占四川,斩杀了很多贪官污吏,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贪官污吏、地主豪绅以及恶霸地痞闻知消息,大为惶恐,于是就携带金银珠宝、锦缎等贵重物品外逃。

张献忠听到手下禀报,命士兵严守城门,对外出行人进行严格搜查。成都知府平常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眼看着无法运出城,他为此忧心忡忡。

成都知府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命家丁把竹子锯成一丈多长,打通竹节,把金银珠宝藏在了里面,藏好之后,封好口,家人都伪装成平民百姓,把竹杠装在马车上,打算去乡下躲避战乱。

知府家人随着车辆来到城门口,被士兵拦下,士兵检查车辆的时候,发现是一些竹杠,就打算放行。

这时候,一个年老的士兵当时正在抽烟,他怀疑竹杠中有猫腻,于是就用烟袋敲击竹杠。

知府大惊失色,于是偷偷塞给老兵两锭银子。老兵意识到竹杠里一定藏着宝贝,于是让士兵暂扣车辆,而后立即向张献忠报告。

张献忠来到现场,用刀劈开竹杠,里面的金银珠宝散落出来。

张献忠随即命人抓捕知府等人,就地正法,此后,“敲竹杠”一词广为流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