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全文)

百科 0 52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全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圣,通也。圣本来是用来形容人的智力的,明智通达为圣。而按照逻辑的推演,极高的智必有极大的德、极致的能,也应有极高的位。圣于是被树立为理想的人格。在孔子那里,对圣的描述尤为充分:圣是生而知之的“上智”,圣人制礼作乐、立德立言,只有尧、舜等上古帝王才有资格称圣,等等。可以说,正是由于孔子的极力推崇,圣才被摆上了如此的高度。

仁: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字从二不从三,即要化掉人心,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心。这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

"仁",同时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谦虚,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而且要在自己的经历中不断地赋予诚意,就愈加显得困难了。人之所以不谦虚,关键在于自信心不充足。无知本身不可怕,但内存的私心总是担忧别人了解了自己的无知,而后会受到人们的轻视。这样总是希望装成“这个我是知道的”,来欲盖弥彰,于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

经常批评人的人,是自己知识太少。名片上印很多职务,一般都是官太小。您说怎么谦虚得了呢?

最后是“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学习而不知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学记》,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