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第一部茶叶著作)

百科 0 476

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第一部茶叶著作)

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之前就能撰著出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叶专著,实属难能。尤其他那种对茶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在事业上勇于实践、勤奋耕耘、顽强拼搏的精神,更令人叹服和钦佩。《茶经》具有三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树立了治学严谨、论精辟、文字简练、详略分明的写作风格;二是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具有明显的理论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征。因此,《茶经》问世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引力、影响力,对现代茶叶科学理论与实践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茶经》

正是:“历史越千年,桑苎有遗篇;茶圣千古颂,《茶经》世代传。”《茶经》系统地概述了我国古代茶史,表明中华民族创造了茶文化,为世界人类明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茶经》世以来,引起了历朝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浓厚兴趣,赞颂陆羽和《茶经》的诗词歌赋不绝于史册。唐、宋、元、明、清以来的文学大家留传下来的杰作佳品中,或抒发对“茶圣”的敬仰,或畅叙对《茶经》的咏叹。

陆羽 绘图

唐代诗僧齐己诗曰:“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终初佯独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此诗对陆羽的一生作了概述,并充满了怀念和敬仰之情。南唐李中有诗称赞陆羽:“虽寄上都眠竹寺,逸情终忆白云端。闲登钟阜林泉晚,梦去沃州风雨寒。新试茶经煎有兴,旧诗病舍终难。常闻秋夕多无寐,月在高楼凭独栏。”就连南宋那位著名的建时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也叹曰:“敬谢古陆子,何年复来游。”当然历史上贬低陆羽和《茶经》的也不乏其人。宋朝晁冲之诗称:“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乃重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易人可深痛。”当然,这也并非贬低陆羽,而是说斗茶之风耗费了大量财富。

朱熹 绘图

“茶圣”陆羽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茶艺和由此而派生、拓展、延伸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日趋丰富。陆羽作为一位古代的茶事专家几已家喻户晓,至于他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诗人,似尚鲜为人知。《全唐诗》中有陆羽诗二首,残句三联,收第308卷中。其中题名为《歌》的诗曰:“不羡黄金,不白玉杯不朝人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为怀念恩师智积禅师而作。而《全唐诗》中刊印的“金陵”显然是“竞陵”之误不敢苟同,但系权著作,不敢妄改,只能说明之。

《全唐诗》 绘图

据《茶董补·卷上》援引《鸿渐小传》云:“陆羽少事竞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地,闻师亡,哭之甚哀,作诗寄怀者的恬淡志趣和绝不贪羡荣华富贵,热爱故乡的高风亮节。体。”表达了作《全唐诗》中收录的陆羽另一首《会稽东小山》诗曰:“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作36岁,也就是他从家乡湖北流浪漂泊到浙江湖州隐居14年之后。

唐代宗 绘图

这时,他正聚精会神地从事茶的钻研,呕心沥血地撰写茶著。这中间,他曾在会稽(即今浙江绍兴)监制过茶叶,他为了亲自考察茶情和广泛搜集茶史资料,到了溪(即今浙江省绍兴市所辖之嵊县),写下了这首《会稽东小山》。从诗意来推测作者是在秋天的一个夜晚,趁着月光进入剡溪的。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景,光如水,微带寒意,深山密林中的青猿哀啼不断,令人触景生情,心潮起伏。后两句中的“昔人”,即泛指古人,似江水东流,唯有江草依然如故,寄托对古人的情怀。全诗虽然抵不上名家大作,却也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今浙江绍兴

北宋诗人林逋,长期隐居杭州西湖,喜梅鹤,自称“梅妻鹤子”,他对陆羽的敬慕之情每每跃然纸上。他在《烹北苑茶有怀》一诗中:“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诗间所指“建溪春”,即产于福建省建溪一带的北苑茶。诗的前两句用“瑟瑟”和“乳花”来形容北苑茶的优佳品质,后两句表示对陆羽的《茶经》未能细载建溪春茶而有点遗憾,但仍流露出作者“闲对《茶经》忆古人”的陆羽敬仰心绪。这里的“古人”,指陆羽。

林逋 绘图

南宋文天祥对陆羽的敬仰更进了一步,有诗曰:“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文天祥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在广东海丰以北被元军所俘,坚贞不屈,于1283年1月9日在北京被害。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指南录》各卷,收起兵抗元后所作诗歌备述所遭险难,尤有价值。文天祥的这句“闲品《茶经》拜羽仙”,与前面到的林一诗相比,至少有三处一“对”,虽仅一天祥则用的是“闲品,这一“品”与字之差,但这里“品”比“对”更富于诗意;二是在连接动词的使用上,文天祥用了个“拜”不同:一是前者用的是“闲对”,而文天字,而林则用的是“忆”字,无拜”比“忆”更显尊敬;三是二者用的宾语虽然都是名词,但“羽仙”比“古人”的含意更真切,把作者对茶圣”的仰慕之情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