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运营心得体会(精益运营的目的)

指南 0 693

精益运营心得体会(精益运营的目的)

企业运营转型的成败,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精益运营深入推进并取得成效,首先在于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到位。在专家的指导下,2014年,面对钢铁市场寒冬给企业带来的压力,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董事长决定引入精益运营,通过精益运营完成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制定了2015年“精益运营、革新转型”“三步走”推进计划:第一步是“打基础”,统一思想,树立精益理念;第二步是“带队伍”,实现员工理念、能力和价值观的转型;第三步是“建系统”,把形成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系统固化。

到现场去解决问题

管理层要下到基层解决问题,问题要在现场解决。

事实上,在精益运营启动初期,与公司高层的认识和坚定相比,部分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对精益运营并不十分认可。但永锋钢铁高层的态度十分坚决:“谁反对精益谁下台!”“只要不支持、不配合、不参与,不管是什么层次都要换掉!”每年各级管理者调整的比例为15%,去年调整的人员超过了20%。

2015年5月21日,在公司调度扩大会上,全体厂部级以上管理人员都领到了一份作业——“我与董事长说运营、谈精益”,不报名、不预约的予以免职。

10月24日,公司管理人员讲精益活动拉开帷幕,公司领导和厂部长都要讲。各单位的管理人员讲精益活动也全面展开,有的单位不指定发言人,用电脑程序随机抽,抽到谁谁讲,每个人都得做好准备。

“为什么讲精益?就是要求中高层管理人员动起来,到现场去,带领、带动员工解决问题,带领、带动员工动起来。” 公司总经理邵长涛说。

讲精益、用精益,用精益理念去改进完善,到现场去解决问题,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为保证管理人员下现场时间,规定除了早调会和重大会议,一般性会议都安排在下午4点以后。

“走线”是公司推进精益运营、践行“注重现场”理念的长效机制。每10天一次,公司领导带领专业部门人员逐个工序进行现场查看,找问题定措施。每个厂部也都定期组织本单位的“走线”。

一开始是按各单位提出的线路走,所以叫“走线”,后来领导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现场“走线”不是简单地看现场环境,而是通过“走线”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从中学到精益的工作方法,转变固有观念,接受新思想。

事实上,公司的各级管理者对“精益运营”都有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一开始认识较浅,但在实施中感觉到它的作用,认识提高了再推进,就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前期有些基层管理人员有困惑,但必须推。搞了几个月,经济指标、技术指标提高了,效益、奖金都上来了,一看真管用,就更往前推了。”公司精益运营办公室的于浩亮说。

从被动接受到自动自发

学精益、讲精益、会精益、用精益,当精益的理念深入人心,精益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员工有了变化,企业也有了变化。

精益运营在基层的推进初期遇到了部分员工的不理解甚至抵触。现场“5S”管理需要大量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做业绩看板、指标看板需要加班加点做各种数据图表。有的人感觉增加了工作量,形成额外负担。

但随着精益运营的推进,员工的认识变了。取样站职工杨振兴说:“对精益运营刚开始自己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那些图表、看板不感兴趣。但在工作中却用上了。像‘取样流程标准化’,图文并茂,让我的工作更加规范快捷。7大类90种快速辨别物料质量方法,让我发现了一起精粉中掺钢渣事件,还得到了奖励。”

轧钢三车间轧钢工徐盟、韩广斌对操作流程进行分析改造,使得原来1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只需要2分钟便可完成;运输部汽车运输车间职工为每台车辆制作了“二维码”,手机一扫就可知道车辆使用年限、保养周期、以往故障等,提高了维修效率。员工于珊珊颇有感受:“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充满干劲;从工作量增加带来的抵触,到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短短两个月,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转变,认识上有了很大提升。”

“精益运营给我们带来了四个改变:现场环境的改变、指标效益的改变、生产效率的改变、自我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改变。”轧钢厂职工梁旭东感慨地说。他是2010年毕业入厂的大学生,由于在精益运营中表现突出,不久前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炼钢厂连铸二车间主任倪希峰说:“精益不是一个人的精益,而是全员的精益。只用一双眼睛去发现浪费的时候,所干的工作非常有限;当所有员工都瞪起眼睛时,就会发现,浪费无处不在,无处不需要精益。”

谁干谁不干,制度说了算

以前开分析会,大家观点不一样,扯皮多,最后谁“官”大谁说了算。现在数据、图表说话,谁解决了奖励谁。

借助与咨询团队合作,2015年初,公司首先对管理体制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了精益运营办公室(PMO作战室),并从各厂、部选拔了一批骨干,作为公司和各分厂的精益运营持续改进专员,专职督导公司和各分厂精益运营推进,全面负责项目管控、产线对标、模块建设、能力提升。

去年以来,公司共选取了两批次15个车间做试点,开展了设备、能源、现场三个管理模块的“孵化”,促进了模块构建与专业管理提升,推动了管理一体化、标准化。

完善业绩对话,凸显问题导向。在总经理亲自参加业绩对话,到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度纠偏。每天下午4点,班组、员工都要进行业绩对话,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措施落实。

定期组织精益工作汇报,一次抽两个车间和4个个人进行对话。车间表达思路,个人讲精益亮点,通过PPT课件,充分展示问题和措施,促进管理思路碰撞和对话效果提升。

为了开阔员工的眼界,培养员工的竞争心态,永锋钢铁还在对标机制上做文章,激发员工创造力。

与世界先进企业——德国巴登钢厂的对标让他们看到了差距。“目标低,起点肯定就低。现在我们对标体系很完善,不仅比自己历史最好水平,还紧盯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一步步赶超,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轧钢三车间主任助理张明华说。

推精益,抓干部。将运营能力作为考评管理人员的重要标准,以项目过程评价、绩效考评和民主评议机制为标尺,与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宣传贯彻、业绩提升等相结合,调动各级骨干主动参与精益运营变革的积极性。

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是硬指标,赋分70%;民主评议是软指标,赋分30%。按照软硬指标完成情况,分别进行提拔重用、约谈提升、工作转换和干部调整。去年,公司50多名厂部长、中层干部中,5名持改专员被提拔为厂部级助理,20多人因绩效不达标被调整,更新率达30%。

对公司而言,有优势也有短板。相比同行业,公司员工多是高中、技校、高职生,理解、接受“精益”有困难。针对实际情况,公司狠抓员工培训,从高层到员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9个层面的培训,同时,组织人员赴清华大学、德国巴登钢厂学习,在公司内部开展“代级”内训师培训,并将内训师选拔作为人才晋升的考评标准之一。目前,永锋钢铁内训师结构已经延展到车间级,内训师总数达到200余人,为精益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身上没项目,绩效等于零

项目管理是推动精益运营的重要环节,每个人身上都有项目和指标,门卫也不例外,不按照“门岗标准执勤率”KAI流程放行车辆,就得受考核。

2014年底,公司组织对各工序经济、技术、质量等指标体系提前进行梳理,发动员工反映问题上报项目,再结合公司成本结构,找准了影响成本的关键点,确立了2015年17个公司级大项目。

为了将项目落到实处,公司对17个大项目进行了深度分解,把最小单元落到每一名员工,并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对每名员工都建立了KPI或KAI指标评价,以此为依据计发绩效薪酬。

在专业层面,精益运营办公室贯穿副总以下各个层级,进行横向管理,提高了管理资源利用率,消除了以前项目结构垂直管理造成的各级之间沟通效率浪费。各厂部也建立了专门的作战室,并委派专人负责公司项目的落地和其它改善项目推进。项目相关部门则设立兼职项目支持人员,集中精力负责项目推进。

各机关部室和分厂管理人员积极行动,集中到一线检查问题,并将整改意见汇总到精益运营办公室,由持改专员有的放矢检查督办整改。各个层级每周都有项目推进碰头会,项目负责人要汇报工作情况,是否达到既定目标都要介绍情况说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不达标的要换人。

为了保证项目推动,还在公司层面编发了《精益运营典型案例》,一些小创新、小成果也在其中,6000余名员工人手一本进行学习,给员工以启迪,告诉员工搞项目并不难。

在综合办公室PMO作战室,每名员工每天都跟踪质量看板,每个人都有反映工作绩效和状态的看板。图板上的分解数据进入红区就要分析原因,赶紧约谈客户、提高质量。

“我们通过项目诊断分析发现,焦炭含8%水分正常,客户送来的焦炭含水分10%时,看似相差2%,但两者烘干按干基计算,就绝不是相差2%的问题,而且运费成本也不一样,其中一部分运的是水。”

职工通过转换结算方式,制定了新的标准,要求客户按照新标准送货,仅此一项,一年节省4000万元费用。

=======================================================

徐骥: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北京理工大学MBA、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深管理顾问

清华大学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特聘讲师

10年的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经验

徐老师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10年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实战经验,熟知企业管理的运作规律和团队领导实战技巧,在团队建设、战略、运营、高效执行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并整理出一套企业团队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其精品课程《MTP卓越中层干部管理提升》、《 打造高效执行团队》、《执行力与团队》为富士智能机电、大地保险、上海柒麟餐饮等企业连续返聘课程。

培训式咨询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实操方案》、《岗位分析实操技巧》、《式组织架构与岗位设计》、《人才招聘与甄选》、《招聘面试技巧》、《培训体系建设》、《式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薪酬体系建设》、《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规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任职资格体系搭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咨询》、《企业流程优化咨询》、《企业激励机制建设咨询》、《企业规范化建设咨询》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