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爷儿还是兔儿爷(兔儿爷_手工)

生活 0 608

兔爷儿还是兔儿爷(兔儿爷_手工)

一九八六年,寒假。

从长春坐了一夜火车,到北京站已是第二天早上,办完转签手续,是晚上十一点的车。

去哪里消磨掉这大半天的时间呢?毫无疑问,首选当然是天安门广场。

那年月,每到一个城市,先要买一张本市地图。天安门并不难找,几站地,腿是最不值钱的,步行便可到达。

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些都是我心心念念必去的地方。

历史博物馆外面有一个小商店,摆着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我一眼就相中了一对陶制小白兔,一只短尾巴,一对招风耳,圆圆的红眼晴,工字型小嘴,一副乖巧可爱的模样。不记得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北京有个“兔儿爷”,我以为这就是它了。一问价格三元一只,忽想起即将到来的不正是农历兔年,为讨个吉祥,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对,仔细装进了身后背着的“马桶包”里。

提起马桶包,现在的年轻人多数没见过。类似一只圆桶加两条背带,上面有个收口线。优点是容量大,缺点是由于内部没有隔层,所有东西统统叠放在一起,互相挤压,也不便于拿取。但总的来说,比起之前那种印着“上海”“北京”等图案的拉链手提包,显然要时尚得多。

也是后来才知晓,真正的“兔儿爷”乃兔头人身、金盔金甲、背插纸旗的吉祥物。相传早年,京城瘟疫肆虐,嫦娥感念百姓疾苦,遂派玉兔变身少女,挨家挨户为人们诊治,不求回报。为加快看病速度,还要骑上马鹿狮虎等动物,终于,在她的努力下,很快消除了瘟疫。于是,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京城里家家户户都要摆上果品,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并亲切地称她“兔儿爷”、“兔儿奶”。可见,但凡是能给百姓带来美好期许的东西,都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概莫能外。

转完这些地方,已是下午三四点了钟了。还能去哪里呢?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散文《秋夜》中的开篇句,总能撩拨起读者的好奇心:一向喜欢用词简洁的他,为什么会故意在此啰嗦起来了呢?他的园子外真有两株枣树吗?带着诸多疑问,按图索骥,几经周折,天近黄昏时,终于来到先生的故居。

这是一座四合院,从外表看,院落不是很大,大门敞着,径直进去,没见到有人值守,也没看见醒目的标识,显然,这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景点。

看到一间稍大些的房间,推门进去,看见两个人正在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一个是工人,另一个还是工人。

听我说明了来意,他们告诉我,这里还在装修,暂不对外,但既然你大老远来了,可以进去瞧瞧,不过要快点,因为就要下班了。

地上杂乱地摆放着许多物品、图片,内容都是关于先生的,墙上的许多装饰也没安好,看来师傅说的没错。情由境生,加上时间确实不早了,顿觉兴致全无,于是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匆匆告辞,非但没有看清楚小院的样貌,更没找到哪怕一颗枣树,或许那两颗枣树早已枯萎,或许原本就不在这园子的墙外。

这之后去过北京多次,却从未再有故地重游的想法,然而内心深处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始终如一。自打上中学时接触到先生的文章起,我便爱不释手,同学之间提到的他的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也总是能准确理解朗读,有时对着掉了门牙的小孩也会调侃一句“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后来做了中学语文老师,每每把他的文章当作重点,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解,讲他的弃医从文,讲他暗夜中的呐喊,讲他“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在以字为药、以文为方,医治国民之愚昧,唤醒沉睡的中国。在我看来,无论是曾经、现在还是将来,他都将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指路明灯,驱走黑暗,照亮前程。

现如今,三十六载时光飞转,爬满皱纹的脸庞取代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红日出东方,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重显曙光。

壬寅已来,虎啸京城,冬奥健儿喜相逢;癸卯将至,兔攀月桂,四海同庆享太平。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