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在哪(成都杜甫草堂值得去吗)

生活 0 530

成都杜甫草堂在哪(成都杜甫草堂值得去吗)

杜甫草堂,是成都最为突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准确地说是成都的文化品牌与历史圣地。杜甫草堂,要是从经历的年月来说,早就不可能存在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告诉了我们,当时的现状,等他走后,那茅屋还有可能存在吗?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诗人的力量,这就是传承的力量,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这里只是杜甫草堂的旧址,早在中唐后,原宅就已不复存在了。五代时前蜀宰相、诗人韦庄崇拜杜甫,曾寻找旧址,并重建草堂作为住所。到了北宋元丰年,才立祠宇以示纪念。经过元明清历代修葺,特别是明弘治、清嘉庆年间,两次大的修建,才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与布局。

当然,解放后更是不断地修葺扩建,才有了现如今宏大秀美、诗情画意、今非昔比、名人荟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杜甫草堂。真乃诗的氛围、情的浓意、家的院落、史的传承,反朴归真,流连忘返。要不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游览草堂曾说过:"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来成都"。可想而知,草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分量。

毛主席在成都开会期间,也曾来过杜甫草堂,称杜甫的诗是"政治诗",还借阅了杜甫草堂各种版本的"杜诗"12部,108本,并挑选出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以及有关四川的历史资料、文学作品,印发给大家,其中杜甫的诗最多,25首。毛主席对杜甫的诗也是非常喜爱,圈阅了许多,背诵了许多,一次乘火车经岳阳,便索笔手书了杜甫的《登岳阳楼》,至今墨宝悬挂在岳阳楼三楼上。

还有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也曾到杜甫草堂参观过,这一切一切说明,杜甫草堂已成为文化的品位,历史的象征,不时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

我也来过两次,第一次是8月,骄阳似火,漫步草堂,虽说古木参天,修竹翠绿,小桥流水,花径通幽,但也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忽然竹林里飘出一个斗大的"茶"字,像是《水浒传》中的酒幌子,不知谁喊了一句"这儿有卖茶的",大家蜂拥而至,占领了茶馆。老板娘很有经营之道,"一碗茶,一元钱",看似挨宰,其实不然,"水干自有壶来续",各个牛饮,喝了个肚圆。我不由打趣填词:"草堂饮茶消暑,诗到唇边止步。浣花溪畔少陵旁,岂敢班门弄斧------"最后只落个,"漫步草堂难赋诗,并非思尽语无词。班门岂敢狂出口,万事恭谦要自知"。

有了第一次垫底,第二次再来,游得就更详细了。杜甫避"安史战乱",携家流寓成都,已是穷困潦倒,先是借住浣花溪畔的古寺,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在浣花溪畔建起了这座草堂,高兴的杜甫写下了《堂成》诗:"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后来,又在《狂夫》中言道:"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溪水及沧浪------"杜甫在这里生活了4年之久,写下了240多首诗,约占他全部诗篇的六分之一。

进入草堂正门,跨过石桥,就到了草堂大廨,长联是:"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系清代顾复初撰书。毛主席那年看过后自言自语地说"是集杜句","好联"。因杜甫《咏古怀迹五首》诗中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诗句。

杜甫现存1400多首诗,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自古以来,人们就尊称杜甫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又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说,后人建起了"诗史堂",以示敬仰。堂中安放着一尊杜甫塑像,两侧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系朱德委员长参观杜甫草堂时撰写。郭沫若也书写一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既融入杜甫诗句"乾坤含疮痍,忧患何时毕",又歌颂杜甫不忘百姓疾苦,写出鸿篇巨制波澜壮阔。叶剑英元帅也撰一联:"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惊薄斗牛",赞美杜甫。

过了柴门,就到了工部祠。杜甫曾作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杜工部"。外面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此联,系清代何绍基接任四川学政,回到成都拜谒杜甫草堂时,依据杜甫与高适两诗人酬唱故事写成,并将自己隐约参与进去,"公"指的是杜甫,"我"指的是自己,既缅怀了前贤,又标榜了自己。

里面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草堂宋两贤",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及陆游都非常崇拜杜甫,又都流寓蜀地,故后人便把黄庭坚与陆游的塑像配祀杜甫两侧,又称"三贤堂"。

工部祠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内立一石碑,上面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系清代果亲王允礼所题。果亲王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雍正的弟弟,不仅风流倜傥,还才华横溢,熟读诗文,擅长书法,其书遒劲有力,潇洒飘逸,颇有唐的法度,又有宋的意境,堪称书法高手,《甄嬛传》电视连续剧多有描述,就连门口"草堂"二字,也是截取他的手书。因杜甫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后人亦称杜少陵,杜甫草堂亦为少陵草堂

花径是杜甫当年茅屋前的一条小径,杜甫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故取名为花径。

现在的花径,是杜甫草堂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匾额"花径"系沈尹默所书,两边嵌字联,系郭沫若撰书:"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尽头是草堂影壁。毛主席来杜甫草堂时,曾在这里留下影像,人们多在此摄影留念。

大雅堂,是杜甫草堂新建的景点,原是草堂寺大雄宝殿。"大雅堂"三个字,系颜真卿集字匾。里面陈列一面巨型磨漆壁画和12尊古代诗人塑像。壁画以连环组合方式展示了杜甫当年的生活创作经历,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12尊古代诗人是:屈原、陶渊明、陈子昂、李白、王维、白居易、李商隐、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一人一诗(词)一表情,一人一诗(词)一形象,一人一诗(词)一造型,很有气派,动人心魄。

中国的诗词就是这样,有力量,有精神,有气魄,有影响,早已超出了文艺的范围。杜甫草堂更是成为精神的食粮,艺术的杰作。这次还是写了诗:"转眼十年又一春,草堂依旧满游人。纵观历史千层浪,最是诗文动魄心。"

九口2019-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