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百科 0 529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章言“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事,也是《论语》中较为知名的语录。虽然著名,但对此的解读并不完全一致。

杨伯峻先生译:“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钱穆先生译:“博学而能笃守其志,又能就己身亲切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李泽厚先生译:“广泛学习,坚定志向,诚恳提问,认真思考。”

比较三位先生的译文,分歧似乎在“切问而近思”。杨先生解“切”为“恳切”,状“问”;钱先生文字,盖以为“切”“近”义近,“切”者,切乎己,“近”者,近乎身。李先生译文“切问”一事与杨先生同,“近思”对译为“认真思考”,“近”字则无着。

凡问,非今天作秀而精心导演之课堂提问,皆出诚恳,以“切”状“问”似显多余。且“切问”和“近思”以“而”连,一“问”一“思”并提,结构似应相同,如果“切”状“问”,“近”也应状“思”。然如此,义理上显然不通。仔细比较,钱先生的读解稍胜。

朱熹注:“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

子夏乃孔子高足,于孔学得之者多,此章精神即其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达于“仁”的途径是“学”,《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恐不无深意。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游于艺”是孔学为实现“修己以安百姓”(《宪问》)而修筑的一条通道。朱子所言极是。

钱穆先生注曰:“或疑志在学先,故释此志字为记识。然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故博学必继之以笃志,乃可以适道与立。”

考三家译文,盖皆以为“志”,乃“志向”“志趣”之“志”。

我以为此“志”乃心志、意志、神志,指精神活动;“笃”者,厚实也,专注也。“笃志”者,多用心于此,亦即全身心地投入,精神专注,专心致志之意。前言“博学”,主其广,此言“笃志”,倡其精,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切”者,切近也,符合也。“切问”者,问所当问,切己也,非子路之问“事鬼神” “敢问死”之类大而无当、虚空玄远的问题。“近”者,不远也。如贤贤、孝亲、事君、交友之类,皆人生所当了然之要务。“近思”,就是要思考、研究身边的这些事儿。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正体现了儒学的实用理性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