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的演变历史(王姓的演变过程图)

生活 0 735

王字的演变历史(王姓的演变过程图)

现代考古研究表明,汉字起源于距今约5000年前。最早的“王”字,是“大”下加一横,横为地,“大”为大人。“大”的甲骨字形是人形,主要意思却是大。因此,“大”字大的含义,并非人的外形上、物理上的大,而是内在的、道德上的大,即大德。有大德之人即为王,如尧、舜、禹,王位只传给天下有大德之人,这就是禅让制。

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家天下成了私天下,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夏朝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 进行了宗教改革,是谓绝地通天,断绝了一般人和天神交往的权力。借助神权加强王权,借助宗教维护政权,夏王成了上天的代言人,同时还借助鬼神惩罚有违王命者。这时“王”字演变为上面加一横,上一横为天,为鬼神。《史记.夏本纪》: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殷商早期继承了夏朝的神鬼论,早期商人十分信奉鬼神,遇大事必要探问鬼神的旨意。

商晚周初时期,民智渐开,民心日滑,只靠道德和鬼神不够用了,还必须“刀把子”历害,谁不服就用得大斧砍。因此,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时的“王”字其实就是一把斧子,一把很大的斧子,“王”字最下面那一横,就是长长的斧刃。这种斧子被端端正正地吊到高处,斧刃朝下,唯一的作用是处死不服的犯人。《周本纪》记载,周武王杖黄色大斧率西部方国征伐商纣王,灭商后武王亲自用黄色大斧斩下纣王之首。而且,诸侯之征伐权力也拜王者所赐,例如,商纣王赐周文王姬昌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各方国。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逐渐有了民本意识,孔子曰:王者,天下所归往也。意思是:民心所向,天下归附的就是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意思是“王”的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中间的一竖表示身为王者可以将三者贯通。是在说王者可以上通天,下达地,中治民。草民日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此时,大斧渐渐隐去,草民的地位逐渐提高。《孟子·离娄上》说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至此,“王”字演变基本定型,只有书写艺术上的演变了。汉唐时期,国家非常强大,人民充满自信。充满创造力的书法大师们纷纷上场,各种书法高潮迭起,大放异彩,神奇的汉字书法散发出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书法有五种主要字体,演变顺序一般认为是: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篆书的鼻祖是秦朝宰相李斯,他是汉字书法的开创者。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称其书法为:“画若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李斯<峄山刻石>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蔡邕就是隶书名家。隶书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蔡邕<熹平石经>

草书形成于汉初,张芝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世称一笔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晋代开始盛行,王羲之的行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更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唐朝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颜体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宋代以后,书法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

好书分享 精装全彩图 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 说文解字 ¥66.8 购买

相关推荐: